You are here
Home > Region > Hong Kong > 香港商业银行职业指南

香港商业银行职业指南

作者为香港商业银行副总裁

尽管从新闻中可以看到 (就业問題),香港的商业银行仍然蓬勃发展。如果你上 LinkedIn,电子财务职业或indeed.com 的網站,你会发现大量的工作职位需要填补,从入门级到高级管理层。失业率很低,但也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合格候选人。

我的个人經歴是这样的:我在香港出生和长大,但拥有加拿大国籍。我在高中时就读于英国学校基金会的私立学校,并在国外上大学。我有权在香港工作。我从小就讲粤语,和一位讲英语的女佣讲英语溝通,并将普通话作为国际文凭课程的第二语言(我的IB分数是40分)。

我以 “应届毕业生訓練計划” 进入一家以香港为重点的商业银行服务,并很快转到一家中国银行做副总裁(所有的猎头公司都会告诉你这样做)。在香港每月薪金约10万港元(13000美元),我不会透露奖金,因为是敏感資料且个别银行的差距很大。

进军香港商业银行

这是理想的途径——银行也正在寻找一个理想的候选人, 能够说流暢的粤语,普通话和英语、(还要成绩好,学校好,与内地人相处得好)。

但是,合适的候选人要通曉英语和普通话双语。你不需要双语都流利,但要一个语言非常流利,另一个语言非常好。也有日本,韩国和台湾的银行,可能也希望你会说日语,韩语或客家方言/閩南話,台湾语。粤语并不重要,因为有太多的客户会讲普通话,而且信用狀是用英语或标准中文书写的。

除了有特殊技能获得工作签证赞助;如果你没有权利在这里工作,要想获得工作签证赞助,你需要有非常好的成绩,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 这里的社交礼仪要符合文化上体现谦逊和安静的原则,而不是锋芒毕露,過度的自信。亚洲文化本质上是谦谨的

对于外国人或海外归国者来说,学歷很重要。通常,学生通过在一所著名院校读硕士课程来弥补本科生的GPA或学校品牌不夠响亮(即使名校的课程本身没有信誉)。热门学校包括所有*常春藤联盟,麻省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帝国学院,牛津,剑桥。

*常春藤联盟:Harvard, Yale, Princeton, Columbia, Brown, Dartmouth, Pennsylvania, Cornell

对于当地学校,商业银行将按此顺序雇用前台工作人员: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大学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

其他人都是中层办公室、后台或看门人。

當然,如果你在港大取得好成绩,機會當然比香港科技大学成绩差的人要好。

香港商业银行薪酬

香港的薪酬一般规则是跟西方银行看齊(美国和欧洲银行),预期薪酬与纽约相同,比伦敦高出约30%。税率较低,但租金较高。请记住,随着你得到更高的报酬,你的房租不会上漲(除非你搬到一个更大的地方)。大多数当地人和父母住在一起。英国《金融时报》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在税收和支出之后,你比在伦敦赚4倍,比在纽约赚2倍。

如果你在汇丰银行受聘担任商业、企业或投资银行职务,你会对基本工资有多高感到震惊(但是奖金会低一点)。

然而,对于亚洲银行来说,薪水較低 — 每月15,000 25,000,加上几个月的奖金。要在亚洲银行获得好报酬,你必须像我认识的其他人一样,从西方银行跳糟過來。

香港主要商业银行及企业银行业务

国内最大的银行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和星展银行。严格地说,这些银行实际上都不是真正的国内银行(總行:伦敦、伦敦、北京、新加坡),但它们是本地巨头。

恒生(汇丰控股)、东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大兴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中国内地银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将其余银行合併淘汰。米尔顿·弗里德曼是正确的——香港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疣和一切。日本银行(东京三菱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瑞穗银行)也在这里部署了大量资金。/

但几乎世界上每家银行都在香港拥有某种业务,从Rabobank到ICICI,从澳新银行到BBVA,到Scotia银行 (豐业銀行 – Bank of Nova Scotia, Canada)。

最全球化,最負盛名的銀行,包括巴克莱、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证券在内的银行也将在这里拥有企业借贷业务。这些從业員的基本工资与投资银行相同,因此,在香港17%的税种中,扣除后,你比其他城市的投资银行家生活得更好。

中资银行正在积极扩张,市场份额也在扩大。关注工行、中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几年内将扩大业务规模。有一天,当你意识到所有的商店和服务都是一样时,你很难知道你是否穿越了香港-中国大陆边界。

亚洲与美国和欧洲的商业银行的比较

商业银行的方式与香港企业喜欢保持緊密私人控股私人拥有的方式不同,家族控制程度远高于美国。此外,一旦你进入更大的公司层面,关系联络经理往往保持不变(他们不会离開轉換到公司银行和投资银行任职)。有些关系联络經理跟隨他們的客户从一家小公司成长,成为亿万富翁。

我从外籍人士那里听说,当地银行的文化,政治性要大得多,但 “政治正确” 的理念大为淡泊薄。我知道,世界上已经发生了某些社会运动,但可以向你保证,它们基本上在这里完全被忽视。

从实际贷款簿的角度来看,你应该知道,香港的大企业不是为香港企业公司服务,而是为内地企业服务。香港的经济规模根本不够大,也没有规模优势,因为香港只有750万人口。

中国内地利用香港银行以低利率吸纳融资(中国央行利率较高,而港元与美元挂钩,美联储正在降息)。他们有时会把钱兑换回人民币,最终成为香港银行额外利润丰厚的业务。资金的使用可以从运营到分红,由于国内和离岸人民币动态,贷款对各种子公司和不可预见的结构性从属关系可能帶有风险。

双边和小型银团贷款有巨额资金。这些贷款可以是循环貸款,但也经常是定期贷款,这意味着银行非常豐厚的回报。

香港商业银行增长的驱动力

空间总是在不断变化——随着中国政府寻求开放利率,人们的想法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开始找到途徑获得资本,而不用通过额外的中介机构向非常昂贵的私人银行借貸。

一个粗畧简单化的看法,国有银行历来以固定利率向中央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借款,并以固定利率放贷。问题是,不同的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大相径庭,所以如果你得到同样的利率回報,你只会借錢给最安全的借款人,就是其他国有企业。

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而且有许多运作/部件。利率自由化意味着银行将开始发放更多的贷款,新的银行将大量进入市场。这也意味着,国有银行的息差将逐渐下降,但可能会从风险较高的信贷中获得更多的生意和更高的利润。成为一名商业银行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此外,随着世界变得更加国际化,其他商业银行产品,如贸易融资和信用证也开始增长。交易银行和贸易融资是平淡枯躁,但是稳定和薪金优厚/的工作。

中国经济放缓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我不会在这里讨论暴乱,但我的看法是,这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正如我上面提到的,香港实际上是服务中国银行业。中国将继续增长。

然而,这消息一再带来中国经济的硬着陆和6%的最慢增长率。这会影响商业银行业务吗?

我们银行的观点是,不会。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政府之所以让这种放缓发生,是因为他们希望关注GDP中未包含的品质,如清洁能源、城市化、公共交通和效率。

他们让坏公司倒闭,而以前这些公司总是被纾困拯救。这是一个更健康的市场,这意味着银行将开始向那些实际有机增长、能够实际償还贷款而不是违约賴賬的公司提供更多贷款。

此外,这些优秀的公司正在海外成长,並需要一家在海外有联系的商业银行作平台。此外,14万亿美元中6%是一个巨大的新馅饼去攤分。

Leave a Reply

Top